光伏组件支架基础上作用的荷载主要有:支架及光伏组件自重(恒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荷载及荷载。其中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是风荷载,因此基础设计应保证风荷载作用下基础的稳定,在风荷载作用下,基础有可能出现拔起、断裂等破坏现象,基础设计应能保证在此作用力下不出现破坏。
以下我们来了解地面光伏支架基础与平面屋顶光伏支架基础的类型都有哪些以及它们都有什么特征。
钻孔灌注桩基础:
成孔较为方便,可以根据地形调整基础顶面标高,顶标高易控制,混凝土钢筋用量小,开挖量小,施工快,对原有植被破坏小。但存在混凝土现场成孔、浇筑,适用于一般填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等。
采用柔性支架的光伏电站与常规地面光伏电站的施工不同。
1) 柔性支架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独立基础,立柱采用焊接H 型钢柱,独立基础与钢柱均比常规地面支架的基础及立柱要大很多。
2) 受柔性支架跨度较大且离地高度较高的影响,一般采用安全绳悬挂施工人员进行安装的方式,相比地面施工方式增加了施工难度及不安全因素。
3) 钢绞线的张拉技术含量较大,需要的施工单位才可以完成。
采用柔性支架的光伏电站检修及维护相对常规地面电站难度要大。常规地面电站常采用风吹或水洗的方式,而因柔性支架离地高度较高,因此一般只能采用水冲的方式;同时,对出现质量问题的组件,更换难度也偏大。因此,在组件采购时应严格质量检测及管理,避免后期因质量原因产生的组件更换。
随着国内光伏市场的迅速崛起,光伏电站建设的地形也愈加复杂,光伏电站如何提高可靠性和发电效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光伏跟综系统因其适合复杂地形和能有效提高发电量等优势,在国外应用广泛,目前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大型光伏电站项目的青睐。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支撑、固定、转动光伏组件而设计安装的特殊设备。为了使光伏电站达到*佳的发电效率,光伏支架需结合建设地点的地形地貌、气候及太阳能资源条件,将光伏组件以一定的朝向、排列方式及间距予以固定。一方面,光伏支架需要在特定环境下长期使用,具备较强的抗风压、抗雪压、抗震、抗腐蚀等机械性能,确保在风沙、雨、雪、等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转,并且使用寿命一般要求达到25年以上。